“别人对我们的好,要记住。”“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好,决不能半途而废……”父亲经常对张小娟这样说。
父亲的坚韧自强和踏实肯干、母亲的温柔敦厚和心灵手巧、孩子们的笃学善思和积极上进……
家风是一本无字的书,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的身上,良好家风与她的初心使命始终相伴而行。
近日,记者走进张小娟的家,接触张小娟的家人,在一点一滴之中感受优良家风对一个人的滋养和指引。
大学时代的张小娟。
一
感恩,是一种情怀。张小娟的优秀品质,与知恩图报的好家风密不可分。
张小娟出生在舟曲县一个普通藏族农家。2003年,她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当时,舟曲一中专门召开了表彰大会,父亲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登上奖台,领回了县里奖励妹妹的2000元奖金。”张小娟的姐姐张小慧回忆说,妹妹离开家乡到北京求学的那天,淳朴可亲的乡亲们在妹妹的行李中装满了梨、核桃、蜂蜜等家乡特产,有的则塞给她50元、100元。
“别人对我们的好,要记住。”父亲对张小娟说。在父亲心里,恩情必须要回报,他在孩子们心中早早地种下了一颗知恩图报的种子。
“等我以后有本事了,都会回报的……”年少的张小娟回应道。
2007年,张小娟大学毕业,在学校和老师的推荐下顺利留京工作。一年后,她升任一家集团公司的人事经理,并以高级管理人才资格落户北京。
转折发生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那时,身在北京的张小娟,每天看灾情报道,每天打电话回家。
“舟曲受灾严重吗?如果我现在回来,能做些什么?”张小娟问姐姐。
张小慧觉得妹妹能顺利留京并有一份好工作非常不易,就回答说:“如果你回来就是一名乡镇干部,每天踩着泥巴跑,要面对很多鸡毛蒜皮的事儿……”
尽管如此,有主见的张小娟还是选择辞职,回到灾后的家乡。好家风传承优良品德,感恩的家风让张小娟拥有一颗报恩的心。
这个选择有多特殊?舟曲一中建校65年以来,所培养的文科状元大多在北京、上海、兰州等城市就业,回到舟曲本地工作的仅有两人。张小娟是其中之一,她带着执着的梦想,坚定地回到家乡,为了报答父老乡亲,她在艰辛的扶贫路上挥洒青春和热血。
张小娟在乡镇检查脱贫攻坚相关工作。
二
回到家乡的张小娟,一头扎向基层,成为舟曲县立节乡的一名干部。功底深厚又踏实肯干的张小娟,没多久就身兼数职:司法助理员、驻村干部、乡党委秘书……
至今,很多人仍记得那个青春正盛、奔忙在村落街巷的回乡大学生张小娟——她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笑,调解矛盾总是带着真情,写的材料化繁为简言之有物,组织的活动新颖又接地气……浑身散发着向日葵般积极蓬勃的力量。
2010年,舟曲发生“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穿城而过的白龙江被喷涌而来的泥石流阻断,形成了堰塞湖,县城一部分被埋在淤泥里,一部分淹在江水中,很多群众受灾。
张小娟的家就在白龙江边的成江大桥南侧高地。目睹灾情中受难的乡亲,张小娟的父亲来不及多想就带着儿子飞奔出门,用绳索、木板等工具开始救人。张小慧回忆说,当时母亲忧心如焚,但并未阻挡父亲和弟弟。“父亲和弟弟冒着生命危险从江水中救上来13名同胞,被授予‘甘肃省抢险救灾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之后父亲把奖励的1万元全部捐了出去。”张小慧说,在那种情况之下,父亲觉得最需要钱的不是自家,而是其他乡亲。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风。
大灾过后,交通被完全阻断,外部力量尚不能进入。天刚亮,从立节乡赶回县城的张小娟便立即和其他干部一起投入抢险救灾中来。张小娟跟着党旗,顶着烈日,奔忙于物资搬运、人员清点、防疫消毒等工作,原本俏丽的脸被晒得黝黑。
也正是在泥石流的废墟之上,张小娟火线入党,戴上了党徽。
“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庇佑着我们熬过了‘5·12’大地震和‘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至暗时刻。我们跟着党旗,和父老乡亲抢险救灾、重建家园……”张小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更是奔赴战场,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生力军……我们深爱的家乡,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变好了,我们所有的辛苦,在看到父老乡亲幸福生活的那一刻,全部变得值得!”
如何尽自己之力回报家乡?在倾情投入和忘我奉献中,张小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张小娟(右一)和扶贫对象在一起。
三
“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好,决不能半途而废。”姐妹俩为数不多的被父亲责备的场景,张小慧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家里正在装修房子,有一圈护栏需要漆成银白色,刚好油漆工有事告假,姐妹俩便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任务。一两个小时后,由于忍受不了夏季的闷热,两人扔下手中的刷子出去玩,调好的油漆被忘在院子里,暴晒放干。平时最疼爱两个女儿的父亲,那一次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了姐妹俩。张小慧说:“父亲告诫我和妹妹,不管做什么事,承担下来了就一定要有始有终。”
父亲是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他用勤劳和打拼保障着一家人衣食无忧。耳濡目染下,张小娟和姐姐、弟弟养成了积极进取的性格。
从小,姐弟3人就被送到县城上学,母亲放下老家的事务专门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没有人跟在身后辅导学习,但是3个孩子全部学有所成,张小慧成为老家成马村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张小娟是全县文科第一名,弟弟张建平以全县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即使多年后入职、成家,孩子们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显示着父亲赋予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良好家风。
回到家乡,张小娟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当年的承诺。她先后担任曲瓦乡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在基层做好每一件大小事务,回报着那片深爱的故土。“小娟面对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每一张面孔、每一个家庭都让她想起自己村子里那些从小看着她长大的乡亲,所以在服务群众这件事上,她是用心的。”对于妹妹在工作上的全情付出和拳拳深情,张小慧比任何人都理解。
2015年,张小娟被调整到舟曲县扶贫办担任副主任。自此,她一心扑在全县的脱贫攻坚事业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乡,经常吃不了一顿热乎饭。
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舟曲,脱贫攻坚正值关键期,给张小娟打电话的人非常多,上级部门、县领导、各个单位、乡镇干部、贫困户……可不管是谁,不论大事小事,她都耐心倾听,认真分析,给对方一个条理清晰的答复。
母亲偶尔会带着情绪说:“小娟电话总是占线,接通了也总是匆忙说几句就挂了,她怎么那么忙啊?”每当这时,父亲就“批评”母亲:“娟娟干得都是要紧的工作,你不要有事没事打扰她。”
或许只有在父母这里,张小娟才能偶尔放松,做一回“孩子”。张小娟的母亲记得,有好几次小女儿对她说:“妈,我的包忘拿了,现在要下乡去,需要粮草救济。”母亲就跟她开玩笑:“你看你还是个干部呢,每天起早贪黑累成这样,过得却这么‘紧张’。”张小娟嘻嘻哈哈地回应道:“谁让你们把我培养得这么优秀呢,我可不是光挣钱呀,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每每去偏远村落走访贫困户,见到日子过得困难的人,张小娟心中总是不忍,替贫困户垫付医疗保险、给零花钱、买些营养品是她常做的事。扶贫办干部杨浩回忆说:“小娟心软,每次下乡回来,她自己的钱包基本都是空的。”
张小娟和老人一起亲切交谈。
四
翻阅张小娟留下的工作笔记,找不到一句豪言壮语,只有一件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详细记录;回看她的微信朋友圈,大多是工作相关内容和下乡路上的随手留影;整理她的遗物,衣柜里大多是穿旧的冲锋衣和运动鞋;查看她的工作日志,满满记录着一个个群众的名字和衣食冷暖……
优良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所起的作用,张小娟的同事赵冬梅感受颇深。“总是微笑温和的小娟,在工作上却是严肃认真的。”有一次有个同事发了一张错误表格,张小娟审核发现后先是第一时间作了更正,然后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当事人,“扶贫办是业务指导部门,现在乡镇工作量这么大,如果因为我们的失误而导致他们大量返工,那岂不是添乱帮倒忙?我们手上出去的东西,一定要认真核实后再发”。这件事让扶贫办的年轻人印象深刻,此后大家越发把“认真”二字刻在了心间。
凭着“认真”二字,张小娟饱含深情扎根基层、尽责担当奉献青春。这些年,她大多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线岗位工作,她曾在凌晨3时带队上山禁毒,徒步走过12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怀孕7个月,她还在安置受灾群众,走到两腿浮肿还在进村入户;刚30岁出头,她已经需要染发遮去早生的白发;为了对各乡镇及部门的扶贫工作有效指导,她每天工作再忙都要坚持学习政策和梳理业务,被舟曲的干部群众称为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
“夜以继日地学习政策、领会思想,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日复一日地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我们必须掌握最真实的贫困状况;废寝忘食地分析贫困人口结构、分析脱贫退出的难点短板,我们必须确保扶贫工作靶向精准……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敬意,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热爱,对脱贫攻坚事业矢志不渝。”在一篇文章中,张小娟道出了扶贫一线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铮铮誓言。
凭着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张小娟与群众朝夕相处,用心用情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不久前,中共中央追授张小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白龙江水静静流淌,翠峰山脉沉默落泪。带着未完成的心愿,那个永远面带微笑、浑身充满力量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张小娟离开了。她带不走的,是一段段关于青春的故事,是一首首关于奉献的赞歌,是一种薪火相继、代代相传的精神……
张小娟向村里的群众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