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
前事原为后事师,请看去时局面;
旧官即是新官样,敢夸来日威仪。
——清•苏履吉撰(见《友竹山房诗草》)
【小识】
在敦煌历史上,清代福建德化人苏履吉是个特例,他曾在道光年间三度担任敦煌知县,但每次离开,当地百姓都出城欢送,每次复任,百姓又夹道欢迎,可见官声很好。
第一次离开敦煌时,这个千里之外来到河西的福建人,已在西北宦迹数载,各方面早已适应,他想过再去更远的地方,但没想到,一年多后,再出任敦煌。欣喜的是,当他再来时,“敦煌士民闻余再至,咸出郭迎接,至三十里外。”三十里外就有人出城迎接,他知道,是因自己在前任上做了点问心无愧的事。他兴文教,重农耕,平息冤狱,后来的《重修敦煌县志》评价,苏履吉“治宰五年,文风丕变”。且他一向清贫,当了几年县令,乃至离任时还没有还清当初从福建过来时借下的路费。感慨之余,他为县衙一座过堂题联:“前事原为后事师,请看去时局面;旧官即是新官样,敢夸来日威仪”,并题额“去来堂”,时刻告诫自己,不忘自省,来时常思去时路。当然他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还为此赋诗一首:“莫看来时看去时,当官常恐失矜持。窃幸士民无我怨,咸闻再至倍心欢。”
据了解,苏履吉早在出仕伊始,就在诗文中写过,“幸今无负诸公望,尚冀教余作好官。”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他始终秉持“作好官”的初心,来去所以无愧。(嘉南)
(书法作品由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提供 作者 刘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