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看要花钱,到图书馆借书要走路,在自己家里建个图书馆怎么样?不错的主意!
这个主意并非天方夜谭,已在广东佛山变成现实。截至今年8月,佛山“建在居民家里的图书馆”已有1000个。自从有了这些图书馆,很多居民不出小区甚至不用出楼,就能从邻居家的图书馆借到书。这些图书馆主要服务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邻里图书馆。
佛山市图书馆馆长黄百川介绍说,邻里图书馆是佛山市图书馆2018年发起实施的一个家庭阅读推广项目,旨在将有限的图书馆阵地资源与无限的社会家庭阅读需求进行对接。
申请加入邻里图书馆的条件十分简单:开通“二代身份证”借阅功能或“一卡通”读者证满一年;有三次以上借阅记录且当年无欠费;在佛山市内有固定居住场所并提供两张家庭阅读环境与个人藏书的照片。
加入邻里图书馆后,不仅每年可以从佛山市图书馆最多借阅200本图书,还可以自主命名自家的图书馆,享受佛山市图书馆提供的微信点单式图书配送、专业培训等服务。此外,如果愿意跟人分享自家的藏书,佛山市图书馆还会帮助个人对其藏书进行编目。义务方面,每个邻里图书馆,每年服务的家庭不少于10个,组织不少于3场阅读分享活动,每年转借图书不少于30册次。
“四点读书”“书香邻里”“绘生绘爱”“小狮子”“一言一语”“书香乐园”“永无岛”“梧桐花开”“小橘灯”“卡臣”……市民们为各自的图书馆所起的各具特色的名字,从侧面反映出邻里图书馆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此前申请加入邻里图书馆的多为孩子的家长。最近,黄百川收到一份手写的申请书。一位名叫陈有连的老人,从朋友那儿得知邻里图书馆的消息后特别想加入,“希望能带动身边退休老人,以书会友,一起与时俱进”。
截至2020年8月20日,邻里图书馆累计从佛山市图书馆借书18.5万册次,转借图书6.8万册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840余场,服务读者超过2.3万人次。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说:“邻里图书馆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有了全新的增长点。”
近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公布了2020年国际营销奖的获奖名单,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邻里图书馆”项目在全球29个国家的数十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该奖项。
邻里图书馆以家庭为基点向邻里、亲戚、朋友提供阅读服务,鼓励家庭阅读资源参与社会共享,盘活了市民家庭藏书资源,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李君华,2018年9月申请建了个邻里图书馆,取名“书香乐园”。自从家里有了“书香乐园”,她10岁的女儿莫岱妮,就变了个人似的,整日沉浸在阅读的海洋里。亲戚家的孩子、女儿班上的同学,也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纷纷从她家的图书馆借阅图书。莫岱妮处处以“小馆长”自居,不仅帮同学从家里借书,还经常组织读书活动。建馆不到两年时间,“书香乐园”已经转借图书2600多册次。李君华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受家里阅读环境的影响,她3岁的儿子莫景奇,也像姐姐一样经常抱着书像模像样地翻来翻去,如今已能背诵70多首古诗。